好的產品成就企業(yè)夢想,好的質量托載企業(yè)底線。
產品的質量是一個企業(yè)的基礎尊嚴。我們常說,產品質量是宏博人的基礎尊嚴,我們也是特別重視產品的質量,
甚至把我們的質檢組一點點變成了單獨的質檢公司,不僅對自己產品的質量負責,還能承接外部產品或儀器的校驗。
我們一直把質量當作宏博公司的基礎底線,同時質量也是我們宏博人的基礎底線。
宏博生產一線按照標準嚴格把關產品質量
我之前說過,定價即經(jīng)營,定價的藝術是將價格定到客戶能夠接受的最高價格。
價格和質量從來不是天平的兩側,我們常說的“性價比”是個偽命題。什么才是“定價要定到客戶能夠接受的最高價”?
不是成本和利潤的層層加碼,而是要創(chuàng)造高的產品附加值,這才能讓客戶認為我們的產品物有所值。我們堅決不能層層加碼,
也不一定要定價高于同行以證明我們的產品優(yōu)秀,這一定是錯誤的。但是,我們的產品一定要一點點比同行優(yōu)秀,
價格也要一點一點讓客戶接受,讓客戶愿意為你的高產品附加值買單,這才是定價的核心。
定價是最考驗一個公司的經(jīng)營能力的。
實際上,產品的定價需要經(jīng)歷綿密的計算,不但要參考我們的成本,還要參考市場同類產品的價格,更要錨準我們要找到一個點,
一個能給我們創(chuàng)造高收益的一個點。
定價一定不是做簡單的加法,也不是根據(jù)市場上的競品做減法,一定是客戶對我們產品的接受程度和客戶對我們的好評,
然后是我們對客戶提供什么樣獨特的價值來定義的。
定價一定是自外向內的,是由市場傳導過來的。
所以,要在限價以下接近市場的價格,又要在同等性價比的情況下,結合我們的產品競爭力做定價。很具體的一點,
如果這個產品是客戶看好又是我們主導的,可以上浮一些;如果是友商主導的,同類價格中我們又處于劣勢狀態(tài),定價時價格就要降一些。
鄭州市工信局領導蒞臨宏博測控調研
做產品一定要貼合用戶的需求,堅決不能閉門造車。也就是說,要以客戶的需求為引導,進行大膽創(chuàng)新。
我們的產品研發(fā),既要天馬行空又要腳踏實地。我經(jīng)常和搞研發(fā)的小伙伴召開各種會議,目的就是打開大家的腦洞、激發(fā)一下大家的熱情,
完了之后再根據(jù)這些想法,一點一點找到哪些可以落地。這個過程既要技術的支撐,又要有相關的資源,包括現(xiàn)有的研發(fā)環(huán)境、研發(fā)人才,
以及市場上能否找到支撐我們想法的芯片等等。然后腳踏實地來做,貼合客戶的思維,設定相關的步驟,一點點、一步步去做,堅持創(chuàng)新,
堅持下去,一定能做出好的產品。
創(chuàng)新不一定是新的技術的開發(fā),至少不全是。
實際上,很多時候我們還在沿用百年前的技術,但是會根據(jù)新的需求為老的技術插上新的翅膀。比如,我們可以開發(fā)出來新的方式,
讓老的技術或產品找到新的落地點。
尤其對于一些小公司,做大的技術的創(chuàng)新其實是很難的,但是你不能放棄對功能的擴展和對應用場景的深挖。很多時候,
我們是在現(xiàn)有技術基礎上延展推進我們的產品,比如原本用于電力行業(yè)的儀器,還可以運用于其他的行業(yè),而且市場的需求也很大,這就是一種創(chuàng)新。
宏博內部展廳產品講解培訓
目標是用來追求的,不是用來考核的。就像稻盛和夫說過的那樣,我們在工作中一定要不斷攀登高峰,我才不在乎登上這座高峰是為了看到更高的山峰。
我們之所以制定高的目標,是為了敦促企業(yè)發(fā)展的更快更好。每一個企業(yè),都是在不斷追求高目標的過程中成長的。只有把目標定得更高,
才能把目標分的更細,才能反向敦促我們自己,提出更高的標準、更高的要求,然后讓自己做得更好。
我們從來不跟別人比成績,因為這是不公平的。產品不同、區(qū)域不同、資源不同、特點不同,本身就不是天平的兩側。但我們可以和自己比,
只要比昨天前進一點點都是進步。